博客年龄:17年4个月
访问:?
文章:1059篇

个人描述

姓名:***
职业:**
年龄:**
位置:中国,**
个性介绍:
*******

西亚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考古

2007-04-23 15:19 阅读(?)评论(0)
 一、西亚旧石器时代考古

1、范围:这里说的西亚,包括东起伊朗高原,西抵地中海和红海,北起黑海、里海两岸,南迄阿拉伯海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调查和发现仅限于局部地区。因为地理上与非洲、欧洲邻近,彼此在文化上关系也很密切,因此在石器的描述和命名上多采用欧洲的标准。这一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以砾石砍斫(zhuo)器和手斧为主要特征,与非洲和欧洲的早期文化类似。旧石器时代中期以石片文化为特征,在技术和类型上与欧洲的勒瓦娄哇文化、莫斯特文化接近,发现了许多早期智人的化石。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主要是石叶文化,最后出现细石器。

2、旧石器时代早期:这一时期的遗址仅见于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和叙利亚。典型遗址有约旦河流域的欧拜迪耶遗址,吉斯尔-巴纳特-雅各布遗址,黎巴嫩的姆西勒遗址和叙利亚的海拉莱遗址。欧拜迪耶遗址:位于以色列境内,文化遗物发现于厚12.9米的湖相沉积中。遗址的早期含有单面和双面打制的砍斫器,这些砾石工具和东非奥杜韦文化第Ⅱ层的相似。中期出现了多面体和橙形的石球以及啄掘器。晚期出现了粗糙的手斧,反映了从砾石文化向手斧文化的过渡。

吉斯尔-巴纳特-雅各布遗址:位于约旦河的阶地上。这里的阿舍利早期类型手斧与绝灭的大象和犀牛共存;其上的文化层中则含有阿舍利中、晚期类型的手斧

姆西勒遗址:位于艾因伊比勒西南的旱谷中。在砾石中发现了圆形和梨形手斧,打制较为进步。

海拉莱遗址:位于拉塔基亚以东高出河床70米的阶地上。在砾石层中发现两件梨形手斧,其中一件留有大块石皮。上述遗址均未有相对和绝对年代的报道。

3、旧石器时代中期: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遗址有巴勒斯坦卡尔迈勒山的塔本和斯胡尔洞穴,以及伊拉克北部扎格罗斯山的沙尼达尔洞穴。

塔本洞穴遗址:出土有大量石制品和一些早期智人化石。在下部堆积中发现了粗糙的石片文化,被认为与欧洲的泰亚克文化相似。中层堆积包含有多量手斧,还有刮削器、雕刻器、石叶等。在上部堆积中,则是勒瓦娄哇石核和盘状石核及许多三角形石片。塔本洞穴的年代至今仍有疑问,如第3层的测定年代比第2层的还晚,同一层的年代数据相差很大,从石器组合看也有早晚颠倒的现象,这可能是地层扰动所致。

斯胡尔洞穴遗址:石器遗存主要是勒瓦娄哇、莫斯特型的石片或石片制品。在中层堆积的下部发现有少量手斧。从洞穴中还找到了10具属典型尼人的早期智人骨骼化石,被称作斯胡尔人,包括5个成年男性,两个成年女性和3个儿童。其中5号人骨最典型,眉嵴较发达,头骨稍低平,吻部略前凸。

沙尼达尔洞穴遗址:北距土耳其边界不远,海拔765米,下部第4层属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石器主要是莫斯特型的工具,这里没有勒瓦娄哇型的遗存。发现有7具早期智人的骨架,被称作沙尼达尔人,与斯胡尔人属同一类型。该层的年代,据测定为距今5万年。

4、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的遗存较重要的有卡尔迈勒山的沃德洞穴遗址,沙尼达尔洞穴的上部堆积以及黎巴嫩的库巴遗址等。这一时期的石叶文化以燧石为主要原料,文化性质与欧洲的奥瑞纳文化和格拉韦特文化较相似。

沃德洞穴遗址:其堆积自上而下分为7层。从第6层起开始出现石叶;第5层中有大量鼻形和喙形刮削器,与奥瑞纳文化的相似;第3层有陡刃刮削器和雕刻器。

沙尼达尔洞穴:其第3层含有一种带有淡薄的奥瑞纳特点的文化遗存,主要有似石叶石核和若干用修理台面的石叶制成的雕刻器,年代大致在3.5万至2.85万年之间。

5、西亚被认为是欧洲石叶文化的发源地,沙尼达尔洞穴中最早出现的石叶,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约3.5万至3.3万年,比欧洲的同类文化(2.9万至2.5万年前)要早。石叶文化被认为是晚期智人克罗马农人的文化,而在这一地区又发现了大量的早期智人的化石,因而一些学者推测,晚期智人可能是在西亚地区演化形成的,他们曾与早期智人(尼人)杂居,后来取代了早期智人,并把自己的石叶文化带到了欧洲。西亚是欧、非、亚三大洲文化的接触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二、西亚中石器时代考古

1、这一带是古代文明最早发源地之一,自中石器时代起文化发展即居领先地位。西亚的中石器时代约从公元前1.5万年开始,至前8000年结束,已发现的遗址数以百计,地区类型亦甚丰富,在世界考古研究中令人瞩目。西亚中石器时代文化的发现始于20世纪初。

2、分期:西亚中石器时代文化可大致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从前1.5万年至前1万年,为旧石器向中石器过渡的阶段,西亚考古学上专称为“残余旧石器”或“续旧石器”;后期从前1万—前8000年,属典型的中石器阶段,因其和西亚最初的无陶新石器文化一脉相承,故在西亚考古学上又称之为“原始新石器”。

前期中石器文化分别源于西亚地区的两个旧石器时代文化传统:东部为巴拉多斯特文化,西部为黎凡特-奥瑞纳文化。从巴拉多斯特文化发展来的前期中石器文化主要为扎尔济文化,分布于伊朗、伊拉克的扎格罗斯山地及里海南岸的阿里塔佩山洞。从黎凡特-奥瑞纳文化发展来的,在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一带为凯巴拉文化;在土耳其则为安塔利亚地区的贝尔巴舍文化。

后期中石器文化多承接前期,在扎格罗斯山地,扎尔济文化之后有甘吉达雷文化;在巴勒斯坦,凯巴拉文化之后为纳吐夫文化,贝尔巴舍文化之后为贝尔狄比文化等。

3、主要文化:在西亚地区中石器时代的诸多文化中,前后期的典型文化分别为凯巴拉文化和纳吐夫文化。

凯巴拉文化得名于巴勒斯坦卡尔迈勒山的凯巴拉洞穴遗址,在巴勒斯坦、叙利亚分布甚广,并远传于土耳其。典型石器是细石器,以小、仄、尖为特色。

凯巴拉文化:该文化可分为3期:①早期凯巴拉,几何形细石器尚未定形;②晚期凯巴拉A,几何形细石器已具备一定特色:③晚期凯巴拉B,以三角形、半月形等几何形细石器为主,并与其后的纳吐夫文化的细石器相衔接。

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凯巴拉文化约始于前1.6万年,下限为前1万年左右。该文化的居民过着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活,有矛、镞等细石器,并以刮刀剥制兽皮蔽体。从兽骨较集中的情况看,可能已有畜牧的萌芽,如佩特拉附近的马达马格遗址,山羊骨占全部兽骨的82%;卡尔迈勒山附近的法拉赫遗址,羚羊骨亦占74%。一般认为,这种现象表明可能已出现放牧,这些山羊或羚羊可能即是最早的家畜。

    纳吐夫文化:直接从凯巴拉文化发展而来,并演变为最初的无陶新石器文化。其典型工具仍为细石器,除用于矛头、箭矢等狩猎武器外,还有镰刀刃片等农具,表明此时的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不少遗址已有建筑遗迹及初具规模的村落,成为以后新石器文化村社的基础。

纳吐夫文化仍以狩猎、采集生活为主,但经济已向农业方向发展,其石制农具有镰、磨盘、臼、杵等,皆属收割研磨工具,可能主要用于收获野生禾稼,如野生大麦、小麦等。这种收割一定野生作物的活动,可看作农业生产的最早起源。纳吐夫文化存在着和外地的交换联系,如用于死者头饰的齿贝,即来自地中海沿岸。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